日前,公安部破获价值20亿元的假药巨案。据调查,医院的清洁工和保洁员通过工作之便售卖各种处方药包装盒,一个抗癌药盒可获利300元。假药贩子在购买包装盒后通过改批号、灌装低档原料药等方法生产假药。
消息一经报道,舆论一片哗然
《武汉晚报》:一个300元的假药盒,破绽百出,暴露出诸多监管漏洞。首先,拷问的是医疗垃圾处理机制。药品盒属于医疗垃圾,按照有关规定,应该由专人处理,试问,清洁工为何能够“擅自”据为己有?其次,拷问的是打击假药的监管机制。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网络售假、购假确实更隐蔽,但是更隐蔽并不意味着就无法监管,就可以放手不管。
假药泛滥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监管制度的疏漏和迟钝之处,欲遏制假药泛滥,根除假药流通的土壤,首先需要不断刷新监管的方式方法,以应对制假售假的新形势。
《西安晚报》:买卖真商品的包装与商标标识,不仅存在于医药领域,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有的领域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据报道,一个茅台酒瓶动辄几百元、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一个拉菲酒瓶回收价也高达2000元。
所以,立法规范买卖药品包装亟待提到议事日程,应当制定法律严禁买卖药品的包装、商标标识,药品包装与商标标识,如须回收,则要经过严格程序。对于非法买卖药品包装、商标标识的,应当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山西晚报》:在谴责和惩罚之余,我们恐怕也要看到,即便是正规生产的真药,同样也是严重暴利化的。以治疗肿瘤药物“赫赛汀”为例,在国内的每支售价高达两万多元,而在香港市场上,“赫赛汀”却仅售16000多元。
如果我们不能从制度体制上改变目前医疗领域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双重失灵的困局,彻底祛除这种真药的严重暴利倾向,不仅会造成患者的沉重医疗负担,而且最终也会从一个侧面推动助长假药不断泛滥。一方面,诱人的药品暴利,势必会强烈刺激不法之徒“分一杯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对于患者来说,正品真药价格的畸高,不堪重负,也会在无形中变相驱使逼迫他们转而去寻找其他相对廉价替代药物,最终让“假药”乘虚而入。
长春瑞滨